山水田园,造化神秀;山孕仁厚,水育上善。寻一个好天气,到历史悠久的青年镇寻古和深呼吸,或与千年遗迹隔空对话,让身心从喧嚣的城市穿越到宁静的历史长河;或在湖光山色里,探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一大选择。
2017年以来青年镇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340余万元,带动旅游脱贫300余人,而在2016年以前青年镇年均旅游收入却不足100万元青年镇旅游何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实现如此大的跨越?这与我区深入开展的全域旅游工作不可分离2015年,我区启动全域旅游工作,青年镇党委政府严落实、硬执行通过打造诸多景点、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措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擦亮了青年镇千年古镇这一名片。
修复打造景点 留住梦里乡愁青年镇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青年镇的一些老建筑因为种种原因消失或破损了。
新时代下,该如何尽快保存青年镇记忆,保留历史的文脉?成为青年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该镇启动了古镇更新与改造工作,通过小步慢走、稳扎稳打的形式,更好地留住乡愁。
在整体改造工作中,新场街是重点所在,按照将青年镇打造成旅游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该镇以符合千年古镇的形象为宗旨,对房屋街面进行整体改造。位于青年镇新场街92号的肖家大院就是一座典型的川东风格院落,在对其进行修复时青年镇决定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仅更换大院内的部分小青瓦并将部分木制墙体更换为青砖墙体。以及对部分木制门窗进行修复以最大程度还原大院的原始样貌。
此外青年镇的半边街、桐梓街田坝街、白鹭街等街道富有人文气息的陈家祠堂飞龙塔、弥陀寺、万寿碑等景观景点。也都大体保持着旧时风貌。
如今行走于青年古镇的大街小巷,穿过石板巷、酒馆、茶坊观历经风雨漫漶的瓦檐与悠闲喝茶的老人闲谈,看欢乐活泼的孩子嬉戏玩闹……古镇不露声色始终为我们敞开着记忆的门扉,留住一抹乡愁突出文化特色 建设市级名镇
行走在青年镇堡堂村的乡间小路上,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白墙黑瓦和谐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慕名而来的游客惬意地坐享垂钓之乐。清新雅致的村庄,宛如一幅水墨画,在游人惊奇的眼里徐徐展开……
2016年青年镇因地制宜,投入200余万元,按照“保护生态、灵活多样、美观大方”的原则着力将青年镇堡堂村
打造成为民俗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硬件上,该镇党委政府通过道路改造、房屋美化靓化、民宿改造等措施,实现了堡堂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为吸引游客打下基础。在软件上,通过不断扶持青羊艺术团、堡堂坝坝舞队等艺术团体,创作花船、龙灯、连箫、秧歌及《堡堂盛开大寨花》等堡堂传统艺术和文艺作品,不断提高了堡堂文化的软实力。此外,围绕新农村建设,堡堂村重点发展了以水果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目前已建成千亩蜜柚基地和脆红李基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时至今日,堡堂村已逐步成为青年镇最重要的乡村旅游观光景点,众多村民也从中找到了致富门路。
2016年,借助青年镇打造堡堂村的契机,村民杜培生拿出自己筹集到的50万元,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因其良好的服务,他的农家乐积攒了优良的口碑,赢得了不少顾客的青睐。“现在我靠经营农家乐,一年约挣30万元,是以往外出打工的5倍。”接下来,青年镇还将做足“功课”对更古苗湾、堡堂公园板辽湖金沙滩等再一次进行深度打造努力将青年镇打造成为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更好地弘扬青年古镇文化。